湘乡县 [切换站点]
首字拼音:a
首字拼音:b
首字拼音:d
首字拼音:e
首字拼音:f
首字拼音:g
首字拼音:j
首字拼音:k
首字拼音:m
首字拼音:n
首字拼音:p
首字拼音:q
首字拼音:r
首字拼音:t
首字拼音:w
首字拼音:z
好店入驻
微信扫一扫打开
入驻好店
发布信息
微信扫一扫打开
发布信息
同城头条  >  家乡情怀  >  【沅江传奇】沅江这面有故事!
【沅江传奇】沅江这面有故事!
2021年03月18日 13:16   浏览:423   来源:溢网头条

摄影:康固生


  沅江,处洞庭覆地,是亚洲最大的芦苇生长基地,漫山遍野的芦苇,形成沅江独特的一道风景。


  远古,沅江繁华之地并不是现在的城区,主要栖息地是在漉湖一带。百姓搭棚而居,伴湖而渔,与今天所看的古装剧无异。




  沅江漉湖,距离现在的沅江城区约82公里。是沅江芦苇面积最大、最集中的地方。


  大片芦苇,有人称之为“芦苇荡”、“芦苇丛”,沅江,却把浩瀚洞庭中的芦苇荡叫做“芦苇山”。我今天所说的,就是发生在沅江芦苇山的真实故事。


  芦苇,是做造纸的优质原料。新中国成立后,造纸就成了沅江主要工业之一。为了加强对芦苇山的维护,沅江政府成立了专门的主管部门,将沅江各芦苇山按片区成立芦苇场进行管理。


  秋冬季,是砍伐芦苇的季节。每年这个时候,大批沅江、湘西以及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的民工来沅江砍伐芦苇。芦苇山中人口密集,口音各异,好不喧嚣。


 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在沅江某处芦苇场的场长姓聂。此人四十来岁,长得精干,为人正值,对来自各地的砍伐工如同兄弟姐妹,深得伐苇工的爱戴。


  芦苇山远离集市,想要购买些日常用品也非常困难。老聂因此安排亲戚在芦苇山中开起了一家小杂货铺,既为大家提供了方便,也可以赚钱。


  某一年,来自四川的一名砍伐工得了重感冒,并速度蔓延到数十人。芦苇山是许多内湖小岛连绵而成,要到集市找医生,当年路程需要近十小时,还要乘船(小木船)。天寒地冻,着实不容易,且出来治病,要花钱,还得影响砍伐工几天的工钱,因此许多砍伐工宁愿强挻住也不愿意离开。数十日后,这些人逐个重病不起,甚至没有食欲,生病的人数也不断增加。


  老聂心急如焚,一边向沅江政府部门汇报病情,一边着手寻求良方。


  那一夜,老聂突然做一梦:一穿着破烂老头,持一木杖前来小杂货铺乞讨。老聂纳闷:“这芦苇山中数千伐工,我个个认识,怎么就没见过您呢?来这里,也不方便啊?”老头答非所问,满脸傲慢说:“你给我一个馒头,我给你一个锦囊!”


  米饭和馒头,是芦苇山民工们的主粮,要这个容易。可老头说的这道良方又是作何用途?梦中的老聂忘记了芦苇山中正瘟疫横行,先递上一支烟,故意窃声道:“老哥,您这条锦囊,是保我升官,还是保我发财呢?”


  老头把木杖一挥,双眼微闭,仰天大喝一声:“我让你们这批人个个劲板板哩(沅江话:意思是做事有力气)!”这话说得声音洪亮,底气十足,让就在周边的十多个民工精神一振!还有二个民工,转头就去拿馒头了。


  老聂将信将疑,马上在杂货铺拿出几个半热的馒头,屁颠屁颠的过来用双手递给老头。


  老头睁开双眼,没有接老聂的馒头,不屑的看了一下老聂,再用木杖顿地三下:“浩渺洞庭,天赐地造!瘟疫良方,就在此岛!”


  就在老聂困惑的一瞬间,老头消失。老聂突然一惊,醒来才知道这只是个梦。


  次日清晨,老聂一边安排没生病的民工继续工作,一边安排人手协助、配合治病。完全没有理会梦中老头所言,大冷的天气,直累得满头大汗。


  天色渐暗,疲惫不堪的老聂回到小杂货铺,和一些民工共进晚餐。老聂拿起一个馒头,满脸忧郁:“这犯病的人越来越多,政府那边也没相应处理方法,哪路神仙能帮帮我们啊?“


  就在民工们也在无奈的摇摇头时,老聂突然眼睛一亮,把昨晚的梦和大伙说了起来。大伙只当是个梦,认为老聂是日有所想,晚有所梦。可老聂却认真了起来:”大家想想,老叫花说:【浩渺洞庭,天赐地造!瘟疫良方,就在此岛!】,这还真是有哈数(沅江话:玄机)的!我老聂是个粗人,想不出这么吊(沅江话:文绉绉)的一句话。并且这些话我还能记得这么清楚!”


  老聂在芦苇山有个副手姓郭,读过不少书,有学问:“老聂啊,目前情况,我们宁可信其有!”


  “那这个良方,也不晓得是么子(什么)啊?”老聂看着老郭,急切的说。


  “看哒(望着)天,用木棍子(杖)截地下三下!这里是关键!”老郭满怀自信。“这良方,就在我们地下!”


  地下有什么?老聂、老郭和民工们沸腾了。


  地下有洞庭湖的水、有泥土、有鱼有龟,什么是良方?大家再次困惑。


  老聂说:“我们芦苇山,靠天,独有的就是,芦苇和藜蒿(芦苇山中,遍地的除了芦苇,还有藜蒿。后经考证,这二种植物均不仅是可口食物,更是上等良药)。”


  当时季节,芦苇接近枯黄,藜蒿还没生长出来,这怎么做“良方”?大家又议论纷纷。


  “在地下,那是根!”聊天到深夜,老聂拍案而起!


  老头木杖截的是芦苇根,吃的是馒头!老聂振奋了!


  “老郭拿面粉过来做馒头!你们几个(民工),去挖芦苇根。”


  老聂一声令下,大家打了鸡血,马上行动。连夜将芦苇根熬水,用芦苇根水和面粉做了几大盆馒头。


  不知道是芦苇馒头的味道好,还是大家求生的欲望,犯病的民工吃起来特别香。病得几天粒米不进的民工,三下五除二,把几大盆馒头吃得一干二净,当晚还美美的睡了一大觉。


  民工们在睡大觉,老聂却是整晚没睡。在小杂货铺生一堆火,独自一人默默的抽着烟,干坐。他在等大家起床做工,更是迫切期待大家康复!


  芦苇山的民工,都起床特别早。早上六点不到,天还没亮,民工们就要起床砍伐了。


  大家陆续起床、早餐、上工,可生病的人没起床一个。老聂急了,来到病人工棚(砍伐工住宿环境很苦:临时用芦苇搭个棚,一住就是几个月),逐一看望病人:基本上都还在熟睡中!


  老聂不便叫醒打扰,满腹忧虑的返回杂货铺。


  还是焦急……等待、期盼、祈福……



  中午1点多,出工的民工们返回来吃饭,生病的民工也一个个起床了。


  老聂疲惫的双眼,眨巴眨巴,满怀关爱与期望:病人醒了、起床了,这良方,有没有效果啊?


  一个、二个、三个……都来了,不到一小时,近百号人都来了!


  大家把老聂围在中间:“我感觉有劲些了”、“饿、想吃饭”、“好多了”……


  “烤火、烤火”、“抽烟、抽烟”!老聂激动了,招呼着大家又是烤火,又是递烟,好象烟不要钱一样,还笑得那么灿烂!


  “老郭,蒸馒头!”老聂吆喝起。


  “就这么蒸?”老郭嘻笑着。


  “我们去挖芦苇根!!!”民工们积极响应!


  ……

摄影:江建宏


  几天下来,芦苇山的病情完全控制,一场灾难,被老聂的一场梦破解!兴奋之余,老聂把此事向相关部门汇报,引起了沅江政府部门及医院的重视:芦苇的药用价值,被大家关注起来。


  (多年后我问老爸:当年给他们治病,是那老神仙把您坑了,亏了不少吧?又是馒头又是烟的?——宝崽,那个杂货铺,你以为赚的钱少?那些馒头的钱,最后还是要给的啊,并且那些民工,以后还天天要买了!我眼睛亮了:原来是更加赚了一笔!)


  用芦苇和面粉加工而成的面条,清香扑鼻、营养美味、减肥抗癌、健胃清脾。


  芦苇含丰富素食纤维,是减肥的天然上品。


  沅江望湖楼、乡角里辣等酒店,更是把芦笋面当做一道下火锅的佳品高价上桌。


  沅江本地人见证了太多的芦苇功效,纷纷食用芦笋及芦笋相关产品,并四处推介。芦笋食品,当年不值一提,目前是价格疯涨,还年年断货。


  近年来,沅江地方政府更加保护好芦苇山资源,芦苇除了用于造纸,还可食用,更重要的是,芦苇开发出来的食品,不仅美味,还具有许多疗效!


  沅江市委市政府还成立沅江芦笋领导小组,专业开发芦笋食用产品。当年老聂之子也已长大成人,并担任沅江芦笋营销中心总经理。


  聂家注册了【芦苇山】的商标,并由老父亲亲自指导:组织家人和亲戚创办面条厂,把芦苇打成汁或者粉,加入面粉,完全自家制作:“手工揉、太阳晒、手工切、手工包”,全手工制作出来了“芦笋阳光手工面”,瞬间畅销:单品销量达400多万元,最高单店销量100万元!



《在洞庭湖砍芦苇的民工》纪实

摄影:皮冬玉(网名:夜雨无声)



  芦苇:嫩时含大量蛋白质和糖分,为优良饲料;嫩芽可食用,也可做粽子。外面包的叶子花絮可做扫帚;花絮可填枕头;根状茎叫做芦根,中医学上入药,性寒、味甘,适合用于清胃火,除肺热,健胃、镇呕、利尿之功效。


  《本草纲目》谓芦叶“治霍乱呕逆,痈疽”;《本经道源》记载它有“烧存性,治活衄诸血之功”;除芦叶为末,以葱、椒汤洗净,敷之,可治发背溃烂。


  芦花止血解毒,治鼻衄、血崩,上吐下泻。《本草图经》记载它“煮浓汁服,主鱼蟹之毒。”芦苇既是菜肴中佳晶,又能治热血口渴、淋病。《王揪药解》说它能“清肺止渴,利水通淋”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它能“解诸肉毒”。芦茎、芦根更是中医治疗温病的要药,能清热生津,除烦止呕,古代十四种药物书籍上都有详尽记载。颇为有名的“千金苇”茎,已远销海外。


  现代药理证实,芦苇的叶、花、茎、根都含有丰富的药理成分—戊聚糖、薏苡素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物、D-葡萄糖、D-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以及多量维生素B1、B2、C等十多种,因而受到医、药学界的重视。





特别感谢:

  皮冬玉、康固生、江建宏提供摄影作品和方案


头条号
溢网头条
介绍
推荐头条